黄帝两个伟大的文化遗产——从中华纪年到科技创新
在黄帝文化国际论坛许文胜老师发表重要讲话
主 题: 中元4706年三月初三,西元20084月7日,中国新郑黄帝文化国际论坛
嘉 宾: 于丹、许文胜、余秋雨
主持人: 马东
[马东(主持人)] :
今天要为大家做主题演讲的第二位学者,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许文胜,中国国学管理专家,资深企业咨询顾问。太极管理理论创建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兼职教授,国际太极易学会理事,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
许教授今天演讲的题目是《黄帝的文化遗产-追述黄帝纪元到科技创新》
[许文胜] :
谢谢,很高兴来到郑州大学西亚斯学院,实际上郑州来过很多次,但是到郑州的大学演讲还是第一次。以往更多的是给企业家朋友讲述战略决策与企业运营的东方思维体系,今天的题目可能有点不一样,讲到了黄帝文化的遗产。
河南是个我很向往的地方,因为河南是中国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地域之一。在河南有很多名人,如伏羲、庄子、商鞅、张衡等伟人,我看了这次邀请函,这次邀请函讲到了是2008年戊子年黄帝文化拜祖,讲到2008年的时候,我们很多人认为很多人怎么叫啊,老百姓叫2008年,如果规范的称就是公元2008年。
为什么要称为公元呢?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纪年到了2008年呢?其实告诉大家在中国大陆叫公元,在中国的其他地区不叫公元,在台湾就叫西元。而在日本今年就叫平成20年,就是他的明仁天皇登基以后开始算的。所以只有中国大陆叫公元,其他的华人地区叫西元概念,什么叫公元呢?公元的定义是什么呢?就是公准纪年,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标准的时间顺序记录。这就是公元的一个定义。
大家既然发现了公元和西元有一字之差,但是它的内容是迥异的,我们看看西方怎么纪年的呢?讲到西方国家纪年的时候,有两个缩写,一个叫"AD",我们现在的时代叫"AD"缩写,还有一个缩写叫"BC","BC"相当于什么呢?就是公元前多少多少年。最近在美国放了一个大片,在中国也放了一个大片火得不得了,"BC10000",就是《史前一万年》;"AD"和"BC"是缩写,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先看BC的意义,如果有大屏幕大家立刻就看到了,BC的意义是Before
Christ,AD是Anno Domini。
现在很多西亚斯学院朋友们都知道"BC"是什么意思,叫"基督之前","AD"是"主"的纪年,我们的公元纪年和基督教有关系了,我们真的和他们有关系吗?我们现在的纪年就是用"主"的纪年就是基督教的纪年。我们既然用基督教作为纪年,什么是纪年呢?讲这个的时候,我们就要想一个概念很有意思,我们既然用"AD"和"BC"的时候,就有一个概念,比如说今年叫2008年4月7号,所有西方的人怎么叫吗?就叫"耶稣诞生后2008年4月7号",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就叫"耶稣诞生后1949年",一个叫纪元一个叫纪年。
纪元是从一个原点和起点开始算的时间记录。纪年就是从一个年代或一个时期开始算起的时间顺序。说白了,纪元就是你这个人什么时候生的就叫纪元,你活多大就叫纪年。你的民族文化什么时候开始起源的就叫纪元,你的文明走了多长时间就叫纪年。纪元和纪年的概念是一个国家和文明是否久远的时间概念。是国家和民族文化延续不败的根基。你的国家和文化延续不败就反映在纪元和纪年上。
现在我们都在用西方的纪元,都是用基督教的纪年,怎么弄的呢?基督教的纪元大概产生于古罗马时期。这个时候基督教最发达,基督教为了扩大实力,做到不打仗就凝聚人心,那时候非常多的教徒都把当时发生的事和基督教联系在一起了。这个人叫迪奥尼希,他是基督教的教士,是非常好的天文学家,他为了记录在七年以后,当时的年代是西元525年,他为了计算当时的复活节,以往每年的复活节的时间都不一样,他说干脆统一一下就可以了,他就提出来用罗马统治者迪奥克历斯即位时的那个纪年作为标准。这一年,迪奥尼希这个人编的纪年,他开始说出来了,他说完以后就说耶稣纪年开始,就是我们讲的公元元年,所有基督教教徒都开始统一了。到1551年的时候就开始一直延续下来了,2008年就是这样来的。
我们很多人要了解基督教,就要看一下《圣经》,耶稣的准备出生具体时间没有。很多中国小朋友最爱过的节日是圣诞节,圣诞节在12月25号也是编的,所以我现在告诉大家现在我们用的所有的节日都是基督教的教徒编出来的。现在世界都以西方国家为标准了,但是咱们老说叫民族纪年了,全世界60亿人口其中13亿是伊斯兰教的人,他们使用的是伊斯兰纪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到麦地那,在西元622年7月16号之后,他们的纪元从这里开始。
世界上还有一个宗教非常大,这个宗教叫什么教啊,佛教。佛教也有自己的纪元,佛教的纪元是从1954年开始,在缅甸开了一个会议,这个会议叫佛教世界友谊会,我们以释迦牟尼入灭开始,到今天是佛教的纪元2551年了。伊斯兰教有伊斯兰的纪年,佛教有佛教的纪年,日本国有日本国的纪年。这个东西感觉到有点很沉重了,沉重在哪儿了。我们给大家提一个概念就出来了,现在一个沉重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历史上中国到底有没有自己文明的纪年,如果没有,我们的文明只能以耶稣诞生后做记录了。如果有,就意味着长达五千年之久的文明进程就会被模糊了,模糊的结果是对我们的下一代对我们自己的古文化产生了猜疑。都以基督教为纪年了,所以会产生模糊化。当华夏文明把以耶稣诞生为纪年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其实我们中华的文化放在了第二位。讲到这儿的时候,就讲到我们今天的主题了。
我们的黄帝出现了,黄帝的成就有养蚕,还是指南针,还是算术啊等等,就不多讲了。今年叫2008年,大家知道又叫什么年吗?又叫戊子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些的学名叫什么知道吗?是天干地支,很棒,大家都知道,难怪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出来的,这学名叫天干地支。
很多人认为天干地支的用途就是被很多人只是用作算命,其实天干地支是中国人为世界创造了最大的两套天文符号,很多人认为"天"字就是天空,在古文字当中"天"就代表了宇宙。当你往天空上看的时候什么也没有,而宇宙才是蕴含无限的。天干是"五星"对于地球的干扰作用,而地支则是地球与太阳、月亮、黄道12星座之间的作用关系。什么叫黄道12星座呢?就是咱们平时说的天蝎座、水瓶座等等。
在17世纪前,领先欧洲长达1000年之久的,就是中国古天文学,也就是说我们的天文学都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了,而所谓的欧洲天文学程度还是原始社会。日食、月食等天文的变化都是中国人发现的。告诉你们最厉害的是,所有中国人是大天文学家,发现这些星体从来不用望远镜,就是拿天干地支计算,算完了以后,肉眼一对,没错,就是那星星了。所以这个很重要。
我给大家简单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了。比如说太阳黑子,史书上都有记载,我们拿最晚的《汉书》,在和平元年发现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发生了很可怕,太阳黑子多的时候气侯干燥,太阳黑子少的时候就会发生另外一种现象,包括人体也是一样。很多人不懂"天人合一"的状态,中国古代厉害到什么程度,研究所有的星体现象,一定和地球有关系,一定和人有关系,他们研究不单单为研究星球而研究星球,而是为了整个人类生活得更好。西元前28年,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以后才发现太阳黑子,比我们晚了1600年。中国有两个天文学家是很可惜的,我们只知道一个张衡,其实中国最早的两个天文学家一个叫甘德,一个叫石申。
接下来再讲,干支的产生,史书《世本》(战国时赵国史书,司马迁作《史记》曾以该书为据)记载:"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这里说明了"干支"是大桡创制的。汉代蔡邕《月令章句》:"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这里说明了干支源于黄帝的大臣所制,自干支体系创世之后,黄帝继位,这样开始了延续五千年之久的干支纪年。比如夏王禹八年叫加甲子年等。这里说明,我们中国有自己的纪年,首先一个纪年就是干支纪年,这个是连续性非常强的。
但是大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咱们老是干支一配一在纪年,咱和基督教不一样,人家是一个数一个数的往下数。中国人为什么不用数来记录啊。自古以来中国是最发达的国家,在17世纪以前中国是最发达的国家。大规模的西方人到中国人朝圣了,把中国大规模的科技成果的东西带走了,他们认为西方的民族是不开化的民族,我们没有必要和别的民族比较,其实美国人见识是最短的人,很多美国人对什么都不知道,原因就是他自己太发达了,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也是一样。
原来中国还有一种纪年的方式,叫帝王纪年,以年号来纪年,就是汉武帝刘彻规定的。咱们听说过的贞观九年,听说过的乾隆、康熙等等都是这么纪年的,强调他统治的权威,强调他的凝聚权威,所以他是天子,天的儿子,所以都以他为准,这两个方法造成了中国有纪年没有数字。这是官方的。
民间有没有数字啊?其实有的,简单举几个例子,比如,《古本竹书纪年》上写道:"黄帝至禹为世三十"。若以平均三十年为一世计之,则黄帝至禹有九百年,也就是说黄帝纪元距今有四千多年。再如,《汉书·律历志》中记载,汉元凤三年(西元前78年),长安单安国云:"自黄帝以来三千六百二十九岁"。再如,光绪二十九年(西元1903年)出版的《黄帝魂》记载,黄帝降生后十年即位,四千六百十一年八国联军入北京。又如,邵雍的《皇极经世》中写道"元之元一,元之会十二,元之运三百六十,元之世四千三百二十……元之元,以春行春之时也……三皇春也,五帝夏也,三王秋也……自帝尧至于今,上下三千馀年,前后百有余世"。这些都是史书上有记载的,没有被官方采用,但是当一个民族出现了危机的时候官方开始采用了。
所以当我们中华民族出现危机的时候,纪年出来了,大家发现了纪年对人民的凝聚力的作用,这个时候黄帝纪年正式登场。近代第一个宣传黄帝纪年的人,是特别有名的资产阶级启蒙家、思想家,他叫严复,还有一个人是中国经学大师,这个人是中国在民国前期的,把西方好的东西拿过来,和传统文化结合,开创传统文化新的先河的人,叫刘师培。他发表"黄帝纪年论",同时主张把黄帝诞生的那一年作为纪元元年,光绪29年也就是是黄帝纪元4614年。也因为这一民族主张,他得到北大校长蔡元培的赏识,并经由陈独秀的大力推荐,被聘为北大授课教授,以讲学育人为主,取得垂范后世的成就。
同样再往下的概念是革命党的一个领袖叫宋教仁,整个中华民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他极力主张开展黄帝纪年,废除西元纪年。等到了武昌起义以后,各地军政府全部以黄帝纪年来用。
当然,真正把黄帝纪年推到高潮的就是孙中山。孙中山推翻的满清王朝,他以黄帝纪年4609年作为中华民国元年,黄帝纪年已经把正式认可了,有民国的国号了,又有西元的纪年了,黄帝纪年就在民间流传了。
对于纪年有不同的看法,一个是康有为,康有为讲以孔子纪年为好,因为孔子是儒圣,包括他的学生梁启超也是赞成孔子纪年的,后来著名学者章太炎,又提出又一个纪年,他以西周共和纪年作为开端,叫做西周共和纪年,当时历史上有很多的提法。实际上讲到这儿的时候,提法是不一样的,河南新郑有老专家有自己的纪年,其实这些说法,大家都有一个目的是要恢复中华的纪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目的,这是最好的一个目的。说法从学术上再去探讨,从我的角度来说就是给大家做一个说明的状态。
从现在的说法里头当中最普遍的说法是黄帝纪元是从4700-5000多年之间,有很多的运算方法,从我们的分析和考证来说,对于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最为深远的还是黄帝纪年,并且我们认为是以"黄帝即位登基"为准的方式更为确切。当然,前面已经提到黄帝即位登基的时间"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也就是第一个甲子年,从史料记载的西元前841年的庚申年向前推,我们到了西元前841年经历了多少个甲子呢?你慢慢的往回推。大致是4700-5000年左右。
紧接着再讲,随着政策的变革,随着变乱,黄帝纪年就不用了,那这样是不是说黄帝纪年就没有了呢?其实不是。后来逐渐到西方扎根了,每年过年的时候,都约定俗成的纪念我们的黄帝纪年。从80年代开始,变成了美国政界都大规模的纪念黄帝纪年,把这个推上来最具影响的是里根总统,里根总统的说法是在1982年祝贺中国农历春节4680年新年快乐,他是按孙中山的算法。
从里根总统以后,我去美国的时候,只要到了唐人街,只要到春节前一个礼拜,都会贴"中国多少多少纪年快乐"。当然这是他们的一个标准,我们可以去协商,可以去看,怎么更好的去纪年,从我的角度来讲,也希望我们的纪年更为多一些。海外通用的是4706年。所以这是大致的一个结果。
讲到黄帝纪年的时候我们就会说,黄帝纪年有什么意义啊。讲到意义的时候,我就会给大家说一下概念,插一个题外话,我在前年偶遇到一个老人,如果你们能看到老人的照片的时候,你觉得这个老人70多岁,实际上这个老人已经90多岁了,他叫王玉增,1910年生,王玉增老人是当时篮球队的中锋选手。我的博客上写了一个王玉增是最该参加传递奥运火炬的一个人,但是被忽略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源叫《易经》,我写了一些关于《易经》的书籍,并在里面写到了黄帝纪年的概念,我送了老先生一本书,他也给我回了一封信,他说每年都纪念黄帝,我们每年都用黄帝纪年,美国人也用,美国政界也用黄帝纪年。咱们中国纪年在海外被提出,但是在中国国内地却没有提出。这个让我觉得特别的难受。
要强化民族自信,知道中国民族自身的东西,民族精神自然就加强了。最重要的是促进国家的统一,国家的统一首先是文化的统一,文化的统一就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在企业的时候我们都说,如果这个员工水平特高,工作能力和想法不一样,行不行啊。因为他的价值观和企业不一样,企业的文化要跟着企业的创始者走。中国的文明就要跟着黄帝的文化走。通过这个纪年就要让所有华人知道,你的出生时间跟老祖宗的时间连在一起,跟祖宗连啊,不要跟耶稣连啊。我们应该大力推我们的黄帝纪年。
黄帝文化,不仅有纪年的遗产,还有更重要的遗产,叫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国的科技创新主要是从黄帝那时候来的,大家很多人都了解到,黄帝做了很多科技的贡献,刚才已经介绍到了,我告诉大家,讲到科技的时候先说一个词,现在人只要一听说科技这一词,马上想到美国,中国科技不就是四大发明吗?其实完全错误,咱们在西元17世纪之前,咱们科技是超前的,我们的《考工记》《五纲总记》等三本书是西方人争先学习的,还有一本书就是明代,中国科技总集成的书《天工开物》,把《天工开物》拿到日本,日本人专门弄了一个"天工开物研究馆",这样就可以意识到中国科技厉害到了什么地步了。
有一个发明是欧洲人最看重的就是龙骨车。16世纪1221年传到土耳其,土耳其开始用。包括很多人不知道,1938年,古典式的龙骨车再次由中国传入美国,用于从犹他州的大盐湖中抽出可结晶的盐水。比如欧洲骑术的马镫,我告诉大家,原来在中世纪的时候,他们人骑马都没有蹬子的。还有的人撑着矛就跳上去了,所以撑竿跳就是这么发明的。
咱们听说过天圆地方,马镫是利用《易经》的乾卦和阴阳平衡的核心原理做的。再说一下河南的,河南有一个地方叫登封,登封原来叫古阳城,西元前2500年,做出了自来水管道,还是陶瓷的。尤其是河南是中国科技创新地方,黄帝带给我们很重要的科技成果,就是指南车,指南车不是指南针。
黄帝当时为什么发明这玩意呢?当时就是跟蚩尤打仗,永远指着南边,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做的。后来西方到3世纪真正意义上的指南车出现了。齿轮就是这么发明的。现在汽车是用插动齿轮,正好和指南车是完全逆向的。黄帝有很多非常重要的科技成果,我只是想说这两大文化遗产为我们创造了优秀的东西。
我们今天主要讲黄帝纪年,并不是要排斥西方纪年,我们把黄帝纪年拉进来用,西方纪年也可以在用。如果把黄帝纪年用起来,对我们会有很大的意义。我想说北京奥运会是北京人及全国人民的骄傲,我认为黄帝纪年是河南人和全国人民的骄傲,希望河南人凝聚力量用他来凝聚全球华人的力量,共同振兴中国。
[马东(主持人)]:
谢谢许教授旁征博引又声情并茂的演讲,我们用掌声送给他。 许教授可以和现场的朋友们进行短暂的交流,现场有问题的嘉宾可以和许教授交流。
[现场提问]:
许老师您好,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有人说"合而不同"为中国人做了很大的贡献。你认为有哪些不同,第二个问题是中华人民历来是海纳百川的还是主线传承,你认为呢?
[许文胜]:
从合的角度来讲,我们胡主席在2001年科技大会上讲,应该把西方的各种先进的思想为我所用,异是什么呢?就是中国本民族的文化根基是不能撼动的。中华文化里头有很好的思维方式,三皇五帝,不仅是黄帝,有炎帝有伏羲,包括后来的五帝。所以在这里头我认为在中国的核心思维方式是要大力的发掘,把西方的技术结合起来。(200黄帝两个伟大的文化遗产——从中华纪年到科技创新
[现场提问]:
第二个问题说有人说中国人海纳百川,还是主线传承?
[许文胜]:
去年推中华纪年的时候,得到了很多海内外人士的支持,只要说不国际化的人,我相信他都没去过国外,"世界上最国际的一定是最民族的"。意大利怎么挣钱,破房子挣钱,所有破房子都不能拆,所有破房子都不能拆,让人看。美国人这么年轻的国家,历史这么短,他们超过100年时间的东西都要留下来不能拆。大家知道,我们的服装也是海纳百川的,咱们知道,在大韩民国,他们在推广跆拳道,他们在美国就穿着小服就开始打,他们穿的小服全是中国宋代的衣服。日本有和服,印度有印度装,中山装就是印度装的改良版,西方人有西服,只有泱泱五千年的大国没有自己的衣服,还得穿西服,你说还不海纳百川,海纳大了。
[马东(主持人)]:
不知道是不是嘉宾触到了许教授的思想,让他不在讲台内讲了,出了讲台,快要呼之欲出了。
[现场提问]:
许教授您好,我现在有一个问题,刚才您讲到了很多先贤的文明,现在在我看来,和先贤相比,先贤的创造能力比较强,中国现在的人改造能力比较强。现在有一个问题,创造和改造相比,是不是我们中国人变笨了呢?
[许文胜]:
这个问题太好了,又说到根上了。咱们老说四大发明,从数字来说中国有5518项发明中有4800多项都是原创发明的,什么叫做原创性发明,有一个人叫孙思邈,他是制药的,后来他的药粉一下子点着了,就是火药,中国都是从无到有的发明。看看西方后来发明的结果,大规模的发明都是渐进发明,就是你说的改造发明。就是把一个黑白电视机改成彩电。是不是中国人现在变笨了,有一个地方保证中国人都不笨,就是中国汉字。只要中国汉字能流传下来,中国人就不会变笨。汉字也是和黄帝有关的。
中国人是不是变笨了呢?只能说,现在的有些标准教育体系上,可能会有一些缺失,这个缺失当中是过于注重机械逻辑思维,现在推理都是按照假设推理。这个世界不是推理出来的,这种逻辑思维的优点是什么呢?逻辑思维非常缜密,非常严谨。但最大的缺点是定位不能错,假设一错,推得再好,步步全错。所以很多人做股票,做金融分析的时候,老看线图。我告诉大家,世界要是逻辑的话,这个世界就不存在强国和弱国了,世界要是逻辑的话,股票市场人人都可以赚钱了,我告诉大家,世界不是逻辑的,世界是混沌的,这种混沌只有用中国的太极来解析,伏羲创八卦,万世万物的现象画到一个模型里,通过不同的模型研究各种作用。坦诚的讲现在教育存在大的退步,原来有《四书五经》,这样全部一套经典各种玩法都有,现在什么也没有,现在是一个大缺失,现在有一个可喜的现象,就是中小学恢复了传统文化的学习,比如京剧。
我个人之言说一下,政协委员中有个歌唱家宋祖英、郁钧剑提出来:在中小学大力提倡繁体字学习,繁体字不仅是形象问题,里面含有很多的文化要素。包括中医,《黄帝内经》,如果你懂繁体字你全都看得懂,现在的简化字是好,但是有些简化得确实有缺失。繁体字是"親",现在我们连见面都不见了还怎么"亲"啊。以前的繁体字爱是"愛",连心都没有了还怎么爱啊。
[马东(主持人)]:
最后一个提问题的机会给这位女士,刚才我打断了你,我很内疚(笑)。
[现场提问]:
谢谢马东。许教授你好,我是搞中医养生的,我想听听你对《黄帝内经》的解释。
[许文胜]:
刚才我没有多讲《黄帝内经》,其实和黄帝有关的书籍中最厉害的一个叫《黄帝阴符经》,这是中国最早的研究宇宙规律的哲学著作,还有《易经》体系中的《归藏易》,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古籍。
《黄帝内经》给我们非常大的帮助,不仅是医学书,还告诉我们很多哲学的道理,要在正确的指导下去学习。对于《黄帝内经》我也是有了一段时间的研究,这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最基础指导书籍之一,其医药理论与养生智慧放在现在依然是非常有效的体系。由于时间的关系,这里就不能细讲了,这是一个太大的课题,如果您感兴趣,我们可以下面去进行交流。
注: 本文以现场同步记录为主体,与原话有些许的出入,我们现在将错误的地方加以更正,同时少量的补充了一些不完整的字句。
|